泰国暑期研学旅游成热门平替
消费需求的大涨带动了预订价格上升。携程平台上,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机票客单价为1293元,较暑期客单价上涨两成。同程旅行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中秋国庆假期出行的机票均价较“五一”假期上涨13%,除了票价上浮外,出行半径变长也是机票均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8天的超长假期让长线游预订热度更高。据携程平台数据,中秋国庆假期跨省游的机票、酒店预订比例达84%,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长线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如布尔津、乌鲁木齐、兰州、敦煌,或是华南地区的三亚、广州、厦门等地。飞猪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跨省游订单占比超八成,上海、北京、杭州、成都等不少地方成为国内游热门目的地。
途家民宿首席商务官刘杨分析,中秋和国庆假期是一个全年龄段集中出游的节点。长线出游需求集中释放,民宿市场将会迎来一个新的爆发周期。从区域角度看,北方旅游目的地可能会有些许降温,南方的旅游目的地即将开始发力。“‘十一’期间,途家将针对到店无房、涨价、虚假交易、虚假点评等民宿服务及履约问题进行重点监管,以保障游客入住体验。”刘杨说。
每逢节假日,热门目的地总会出现游客扎堆儿现象,这个假期,不少人选择反向而行,奔赴成本更低、舒适度更高的小众目的地。在携程平台上,香格里拉、景德镇、安吉、南阳、常州、佛山、淮安、延吉、揭阳、安图等地的订单量均超2019年国庆假期1倍以上。在途家平台上,假期延边民宿的预订量增长25倍,常州、福州、洛阳等地的民宿预订量增长超过10倍。
出境游有望迎高峰
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7月1日至8月29日,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共签发普通护照342万本、往来港澳台通行证及签注万本次,环比分别上升、;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万人次,环比增长。中国公民出入境_需求不断攀升,出入境客流量大幅增加,出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同步复苏态势。
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宣布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和地区(第三批)出境团队旅游,三批名单上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扩展至138个,这些目的地的旅游热度随即上涨。“由于旅游规划、签证办理等需要一定时间周期,出境游市场直到暑期阶段才快速升温,我们预计出境游市场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迎来客流小高峰。”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说。
9月13日,泰国宣布对中国游客实施为期5个月的免签政策。去哪儿旅行网大数据显示,该政策发布后,平台泰国机票搜索量比上周同一时间上涨超七成,泰国酒店搜索量环比上涨1倍。携程平台上,中秋国庆假期出境机票搜索热度比2019年同期恢复近100%,出境机票的主要搜索目的地为泰国、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飞猪平台上,出境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0倍,出境游的距离由“4小时飞行圈”逐渐向外扩展,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成为出境游热门国家,埃及、新西兰、越南、土耳其、西班牙等国家增速最快。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小众目的地也越来越受欢迎。携程平台上,以新西兰、瑞士、埃及、阿联酋、土耳其为代表的小众、长线旅游目的地脱颖而出,酒店搜索热度较2019年同期提升显著。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地处中东的阿联酋和沙特等相对小众的出境游目的地热度增长迅速,截至9月12日,中秋国庆假期前往相关地区的部分热门度假产品已经售罄。
泰国暑期研学旅游成热门平替
“平替旅游”受到全球年轻人的青睐,美国旅游集团“亿客行”认为,这一趋势背后的驱动力是可比性。该公司在报告中举例说,首尔作为一个拥有美味美食和摇滚夜生活的科技中心,与中国台北的科技市场、当地美食和士林夜市等景点相似。此外,中国台北有多种旅行选择,比如在象山步道徒步等,这些也受到游客青睐。而澳大利亚珀斯拥有柔软的沙滩,充满活力的街头艺术场景,还有别致的餐饮,且没有悉尼那么拥挤。
“我身边很多人都开始选择‘平替旅游’。”来自印度瓦多达拉的游客贾纳维·耶尔告诉BBC,“我们当下生活在一个没有旅游淡季的时代,所以‘平替旅游’是计划假期的最佳方式,因为它价格合适,还能让你避开人群。”来自英国利兹的拉维娜·德苏扎也表示,去一个不知名的目的地旅行更好,因为“不仅更便宜,而且人群较少,有助于在轻松的氛围下以及花费不多的情况下了解这个地方”。
《日经亚洲评论》援引业内人士的意见表示,这一趋势之所以流行,主要有4个原因。首先是成本。在许多情况下,最初的目的地会因为旅游需求旺盛而变得昂贵,而“平替目的地”可能会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类似的体验。其次是避免过度拥挤,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再次是可达性,“平替目的地”可能更近,更容易到达,这对一些旅行者来说更方便。最后是新奇,那些“平替目的地”与原旅游目的地的不同魅力会让游客觉得他们的钱花得很值。
“请记住,没有两个目的地是完全相同的。”旅游网站Packs Light的创始人加比·贝克福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游客们应该现实一点,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语言、经历,甚至氛围很难靠“平替目的地”传达出来。尽管“平替旅游”具有很多优势,但其劣势也很明显。有专家表示,“平替目的地”因为平时不那么受欢迎,所以它们可能没有大城市那么多的交通选择,包括航班、火车或出租车。
尚游汇文旅董事长钟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复性消费”和“假日经济”使得传统热门旅游目的地每到旺季都人满为患,很多游客感叹“到底是去看景,还是去看人”。于是“反向旅游”兴起,它有效避免了人挤人、价格贵、体验差。此外,在一众新媒体的推动下,小众目的地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的欢迎,大家纷纷从“种草”到“拔草”。当然,这其中有消费分级的原因。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高性价比很重要,还有就是消费习惯的变化,过去注重“面子”,现在更注重“里子”,去哪儿不重要,跟谁去玩什么更重要。总的来说,这本质上是一种“错峰旅游”的新形态。
从“像别人”开始,到“做自己”出圈
有业内人士打比方说,选择“平替旅游”就像买东西不纠结于一定要买奢侈品牌,而选择有性价比的商品。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说,“平替目的地”这个说法本身似乎暗含着“平替景点”不如“被平替景点”的意思。其实,所有景点都有自身的特点和魅力,“平替目的地”应当展现自身真实魅力以吸引游客。
欧洲CJ国际市场调研公司在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研报中称,旅游业应当将“平替目的地”作为战略资源纳入整体运营之中,从而加强对特定细分市场客户的吸引力;“平替景点”的宣传要加强针对性,善于利用网红大咖的力量去呈现景点的独特魅力。
对于如何让“平替目的地”更具发展潜力?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首先,整合和优化“平替目的地”的旅游资源是关键。这些目的地可能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或民俗风情,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可以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同时,注重资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接待能力的必要手段。包括改善交通网络、提升住宿条件、完善服务设施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行体验。例如,可以建设更多的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以及增设旅游咨询服务台、公共休息区等,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再者,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也是提升接待能力的重要一环。“平替目的地”需要拥有具备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的旅游从业人员,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至于“平替目的地”能否长久发展下去,这取决于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首先,“平替目的地”需要保持其独特性和吸引力,不断挖掘和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以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其次,“平替目的地”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钟晖认为,“平替目的地”要做好内容建设,从“像别人”开始,到“做自己”出圈。也要抓住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机会,从城市更新、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等视角改善接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