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旅游导游强行购物(泰国私人导游)

个人学习 23 0

在泰国误吸_回国会处罚吗

如果定位只是在入门和初级,自然看到的是门槛低,竞争者多;

大学四年是装点自身特别好的时间阶段,毕业以后坚持学习的动机和条件都少了很多,真正投入其中努力观察和学习的人,一定不会差,我在本科期间,自学了行业相关的很多东西,基本上大学图书馆关于旅游方向的书籍,我会清楚的知道放在哪里,4年时间基本通读了图书馆里旅游相关的全部书籍,直到现在,书桌上还买了当当大促的满200-100;

泰国旅游导游强行购物

接着说说导游,我的第二份工作。零零散散做了一年左右,主要是在泰国做地接。这也可以说是在泰国做黑导的经历。

为什么叫黑导,因为泰国是不允许外国人做导游的。如果参加过泰国旅游团就会知道,当地的导游基本都说自己是会中文的泰国人或者华人,虽然他们本身就是中国人。而且黑导还需要付钱请一个泰国人打掩护,因为经常有警察会来查身份。

一开始是做中国人的私人导游,一般是那种一家人不愿意跟团来玩的。一天的工资是400人民币,还要给中介100。这种私人导游工作压力比较小,因为你不用买团。你带他们去购物、参加项目也基本拿不到回扣,因为你是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资源。看到这里你会觉得一天300也还可以啊。但是从大清早租好车去酒店接客人,到安排游玩路线,做翻译,景点讲解,到一天结束后送他们回酒店。全天都是你的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一般超过12个小时。而且这种私人团还很少,基本一个月只能接个一两个,跟中介关系不好基本接不到。

做了私导之后,慢慢地通过朋友介绍,我去了一家旅行社,正式开始黑导之路。在旅行社,导游收入=底薪(基本没有)+出团率(看个人勤快度)+各种回扣(看你是否够狠)+小费。

我当时做导游,是没有工资的,还要买团。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只是挂靠在旅行社里的一个导游,跟旅行社是合作关系。旅行社把团卖给你,你的收入就是看这个团拿到的回扣和小费了。为什么很多新闻报道导游暴力逼迫游客购物呢,就是因为如果游客不购物或者购物少,不参加自费项目,导游不仅仅会白做,而且还要亏钱。

导游接团,有时候真的可以说是一场赌博,运气好接到好团(大方的有钱人多的)你接一单,可以抵别人半年收入。运气不好就白干了。而且你接的团是被大导筛选后才放出来给你的,也是靠运气的,真正的好团,早早就被那些大导游先拿走了。所以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局面:做得好的越来越好,做得差的越来越差。

做导游这段日子,也算认识了挺多同行,很多都是三四十岁的,原来在国内做导游。他们经常会吐槽泰国天气热,吃得不习惯,警察专门盯着我们中国人坑。我问他们,那在国内做得好好地,为什么一把年纪了还跑来泰国呢。他们说,因为在国内做导游,付出跟收入越来越不成正比。

从大环境来说,国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出行的各种交通、酒店、景点门票都可以通过网络预订,各种路线攻略在马蜂窝、携程等网站都可以搜索到。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跟着导游走。而且现在国人被各种导游黑料吓怕了,如果不是语言不通或者自身对互联网不熟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自助游了。

就我个人观点而言,现在想在国内从事导游这个岗位是不太理想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如果自身对于导游仍然抱有很多期待,我建议是先去具备出境旅游业务经营权的国际旅行社,后面还可以转领队。至于其它的传统旅行社真心不建议,OTA是更好的选择。

泰国旅游导游强行购物

昨日,记者电话联系上几家涉事旅行社,就此次出行中与游客带来的不快,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出歉意。

其中,一家“海”字开头的旅行社,质规部刘姓负责人表示,此前接到投诉后,他们仔细查看了游客提供的视频资料,里面地接(陪)导游的态度确实有强势的一面,但因游客方面的抵制,所以没有形成事实上的强制消费。

如果强制消费事实形成该作何处理?刘姓负责人称:“要予以重处,退还游客相关费用。”

而就游客向记者反映导游方面强制消费不成降低服务质量的说法,刘姓负责人承诺,接下来将进行认真调查,“一经核实,可根据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按游客合同总金额1%~5%浮动取值后补偿游客,同时针对导游按企业内部条例进行罚款和暂停接团。”

另外一家“渝”字开头的旅行社,黄姓负责人表示,就导游方面的强制消费行为,公司三令五申,一旦发现绝对进行从严从重处理。

黄姓负责人说,如果涉及到购物自费项目的话,游客需和旅行社方面签订自愿购物补充协议,但是有个原则,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在行程中会安排此类项目,遵循游客意愿不能强制消费。”

泰国旅游导游强行购物

首先,就读旅游管理这个专业,除了被调剂的,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对旅游这个专业怀有一种憧憬和渴望吧。毕竟在我们的想象中,旅游是一个浪漫的专业。但想象毕竟只是想象,在真正去从事这个行业之前,我们都是幻想出那些工作场景。

我当时就是因为幻想可以边旅游边工作和出国上学工作,无视家里人的反对就读了这个专业。甚至大一第一个学期,学校有一个转专业的机会,我们班转走了一半人,我连考虑都没考虑过。这里是第一个教训:各位学弟学妹们切记,真的不要通过脑补去做出选择!人生不是像写一本小说或者拍一场电影那样可以NG重来或者随意更改。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做出选择之前尽量先做调查,去请教有经验的人,认真考虑适不适合自己之后再做决定。

但是你问我,我后悔了吗?我只能说,大学四年我过得很开心。是的,我去过4个国家,6个省份,还交了女朋友,但这些都不是因为旅游管理专业本身,而是我大学空闲时间非常多。

因为读旅游管理这个专业对于能考上大学的人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学业压力,很少需要担心挂科的问题,除了微积分之类的数学课程有点难度外,专业课程基本通过听课、考前突击一下就足以应付考试了,比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旅游技术经济、导游业务与技能、饭店管理学、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民俗学、休闲学、旅游心理学、世界旅游发展趋势、会展设计与管理等等,都是偏记忆的内容。

你可能会说,我读大学是为了掌握核心知识,为了毕业以后做管理层或者考研,我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的。对于这种学霸想法我是很欣赏的,但第二个教训来了!不要幻想毕业以后就能去做管理,无论你是做酒店还是旅游社或者景区,都是需要从最基层做起,那时你会发现,辛辛苦苦学的管理知识,在现在国内旅游行业的基层工作岗位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旅游行业是服务行业,经验很多时候比学历更重要。

所以我的第二个建议是:如果你没有考研的打算,那就把精力更多放在更加其它实用的技能和课程上面去,不要因为课程轻松而变得懒散。

那到底什么才是实用的技能和课程呢?那就要结合我们以后想从事的工作岗位来谈了。

旅游行业本身涉及面广、关联性强的特点就意味着它概念的模糊化,说白了,旅游代表的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集群。明面上我们可以选择的职业好像非常多。除了旅行社和酒店还有旅游策划、旅游研究、旅游规划、旅游电商、景区相关、旅游地产、旅游投资、旅游分析、旅游咨询、旅游渠道策划、旅游运营、旅游周边、旅游媒体、旅游会展等。

但等你毕业以后找工作会发现,其实你的选择并不多,像那些策划、研究、规划、投资、分析等听起来高大上的岗位,跟我们普通大专、本科毕业生(没有任何歧视,我本人也不算是名校出身)没有什么关联。它们很多要求名校,或者研究生学历,还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如果你去招聘网站上看过,刚刚毕业想从事旅游行业,你会发现你的选择基本集中在旅行社、酒店、景区里面了。或者如果追求安稳的话,可以选择去考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但说实话旅游专业考公务员的难度相对于其它专业还是挺大的。

那么接下来我大概谈谈我做过的5份旅游行业工作的一些经历吧。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兼职,在曼谷的香格里拉酒店餐饮部的宴会厅做服务员。当时之所以去做这份兼职,一方面是在泰国那边的课_的很轻松,比国内轻松太多太多了,一周平均下来上课时间可能就是30个课时,其它都是自由时间。另一方面是想提前体验一下酒店的工作,而且能混个在五星级连锁酒店兼职工作经验对以后写简历有帮助。

这份工作我坚持了一个月左右,拿到了12000泰铢,折合成人民币是2400块左右,相当于我当时一个月的伙食费。但我一直舍不得用它们,因为这真的是我自己的血汗钱,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穿着皮鞋的脚指被磨得血迹斑斑。说实话那一个月里很辛苦也很充实,但从这种经历里要说学到了什么东西,就见仁见智了。相对于了解酒店餐饮部的运营、锻炼了口语之类的,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看清了自己——我不适合做酒店这一行业。

后来在泰国课程结束前,因为学校要求我们去酒店实习两个月才可以结业,我又选择了去一个海岛的度假型酒店实习。

度假型酒店相对来说轻松很多,2个月时间我分别轮岗了餐饮部、前厅部、客房部。我的观点是:不管是从工作环境还是自身提升来说,岗位优先级都是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

前厅部门比较受欢迎的是前台。优点是可以直接接触客人,比较有趣,有up sale提成。缺点是三班倒,需要一直站着,自身素质要求高。如果你想去高端连锁的酒店,英语好是最基础的,因为你要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客人进行对话,包括清楚的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沟通能力也非常重要,脑子要灵活,遇到事情随机应变能力强。因为在前厅大吵大闹的客人屡见不鲜。你得能hold住场面。

然后是餐饮。优点是可以直接接触客人,有好吃的,学到的各方面技能也比较多,初期升职相对快一点。缺点是三班倒,而且非常累,手脚一定要麻利。

再然后是客房。大学生除了客房老大的秘书,别的都不太适合。打扫房间的基本都是阿姨,大学念了四年让你去打扫房间,你也不会情愿,所以省略。

总的来说,如果你毕业后目标是去酒店工作,那你大学需要学好的技能就是英语,特别是口语。现在我们同班同学只有一个人在酒店工作,他是去澳门,那边的工资是国内的2-3倍。

如果你觉得你能忍受酒店行业的辛苦,并且乐意从事服务工作,而且英语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比较好。那就开始关注各大奢华连锁酒店(希尔顿、万豪、香格里拉等等)的招聘信息吧。不建议大学生去规模比较小的酒店上班,一方面薪酬福利低,另一方面个人发展前景不明朗。这是我在澳门从事酒店行业工作的同学给的建议,他毕业三年在澳门年薪15万以上,也更换过3家酒店。

泰国旅游导游强行购物

今天写的新书《新旅游》终于出版了,在旅游行业从毕业、职业到创业,到今天出版一本影响行业的书籍,想起来有些值得回味的风景。

《新旅游》是一本针对中国旅游从业人员、创业经营者、以及旅游专业学生的书籍,很荣幸这本书得到了来自马蜂窝CEO陈罡、携程副总裁张力、乐游旅游副总裁彭翠、32号旅行创始人卡尔范、行影旅行CEO蔡腾昌等朋友的推荐。

《新旅游》是对我过去10年行业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未来10年中国旅游的观察理解,希望有机会成为这个领域兼具理论指导和行业实践,经得住事时间考验的一本好书。

泰国旅游导游强行购物

这种日复一日,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很容易让人颓废。在这里你不需要做得好,只要不差就可以了。做得再好,也得不到什么回报。如果是家里有硬关系,不愁买房买车的,可以去体验一下。男生我真的不建议去。

再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我从景区借调到了当地的文体旅游局,这是我的第四份工作。加了点工资,工作也变得非常轻松,日常打打杂,朝九晚五。在那个时候我一度还感觉自己挺幸运的,不用再去酒店看别人脸色。日子本该就这样重复的过着,似乎毫无波澜。

但忽然就有那么一天,我就在想,十年后我是怎样的?依旧和现在一样,拿着不高不低的工资,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就是打打杂。不愁吃穿住行,但也在这个一线城市买不起房子,买不起车子。只不过是从一个二十多岁的打杂人员变成了三十多岁的打杂人员……

我非常不甘,一开始学旅游这个专业的我,想要的不是这样的生活。

非常凑巧的是,这个时候我之前在旅行社做计调的一个大学同学邀请我跟他一起创业,主要是做露营产品租赁和线路策划,其实也算是做旅游老本行。我辞职跟他一起做了。

很可惜,后面也做不下去了,公司只能是勉强维持。一方面,我们当时是在三线小城市,客户群体比较小。另一方面来说,产品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其中的创业艰辛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泰国旅游导游强行购物

前日上午,渝中区民生路市旅游局监察执法总队,谈及此次行程中遭遇的不快,包括南岸区的陈女士在内,10余名游客义愤填膺。

陈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参加的是3月17~22日泰国曼谷芭堤雅6日游的旅行团。没想到,行程第二天,当地的泰国导游一上车,就要求他们强行参加增加的自费项目。“当天早上刚吃完饭聚集在一起,当地导游就拿了张单子给我们,告诉我必须要选择两个套餐中的其中一个。”陈女士说。

陈女士是个有心人,她将泰国导游拿出来要求大家强制消费的套餐表,给保存了下来。记者注意到,两个自费项目一项是1080元,一项是1380元。“这两个强制消费项目一出台,立即引起了我们的强烈抵制。”陈女士说,因为在出行的旅行合同中,没有强制消费的条款。从陈女士提供给记者的视频资料中,一名普通话口音的男性导游,要求每名游客的最低消费是600元。同时称,600元是底限,这是公司给他们下达的任务指标。

至于理由,该男导游给出的解释是,补贴此次出行的团费,大家吃喝玩乐,哪怕是住酒店都得要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