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旅游激增人数统计表
在与东南亚各个国家供应商接触中,住宿、交通、导游费用都有不同程度上涨,譬如地接环节,泰国方面上涨了5%、新加坡上涨了20%。
泰国庞大的旅游业发展令人深感担忧,该行业曾在2019年创造了 万亿泰铢的巨额收入(552 亿美元),占泰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20% 和所有工作岗位的 10%。数据显示,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到泰国旅游的游客数量较疫情前大幅下降约83%。
例如:以前路边鲜榨果汁只要10-20泰铢(约2-4元人民币),今年则需要60泰铢(约12元人民币),和中国一二线城市几乎差不多。泰国如今出海价格也翻倍增长。此外,包船出海以前价格约3万泰铢(约6000人民币),今年报价要10万铢(约2万元人民币)。
泰国旅游激增人数统计表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全球旅游业因新冠疫情分别损失2万亿美元。泰国、西班牙等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柱的国家损失尤为惨重。
中国游客对世界旅游市场的强大影响力,是各国对中国重启出境游充满期待的重要原因。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20》,2019年我国出境游消费总额超1338亿美元,人均消费达美元。法国旅游办公室统计,2019年中国游客带来的收益约为35亿欧元,占法国总体旅游收入的7%。新西兰旅游业者表示,中国是仅次于澳大利亚的第二大游客来源地。中国游客在新西兰人均消费约合3070美元,属较高水平。中国是日本最大的海外游客来源国,日本旅游业者对中国媒体直言,“我们最想要中国游客”“没有中国游客的入境游市场只恢复了不到一半”。
“斯里兰卡已对游客全面开放,旅游业将在经济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国游客扮演重要角色。”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对本报记者说。2022年,斯里兰卡遭遇经济危机。同年,斯驻华使馆为吸引中国游客做足了功夫。在帕利塔·科霍纳主持下,使馆连续举办活动,开通社交媒体账号,与中国旅行社展开合作,努力向中国民众推介斯里兰卡。
上月,我国宣布开放沙特阿拉伯为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沙特正计划10年内投资万亿美元,建设成为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之一。业内人士预计,沙特将推出更多针对中国游客的旅游服务产品。
恢复旅游交流合作 增进民心相通
2023年,中国和巴基斯坦将举办“中巴旅游交流年”。巴基斯坦旅游发展公司总经理阿夫塔卜·乌尔·拉赫曼·拉纳表示,巴中友谊源远流长,两国人民都很期待见到对方,体验彼此风土人情。“巴中旅游交流年”将进一步促进两国旅游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民心相通。
国际旅游在增进不同国家民众彼此了解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年来,新冠疫情的阻隔也使各国民众间的心理距离在无形中被拉大。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高原明生表示,疫情发生后,每年近千万的中国游客无法前往日本,是影响中国人对日本积极看法的一个直接因素。
南美洲的阿根廷处在中国的地球对跖点上,是彼此地理距离最遥远的国家。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表示,中国调整出入境政策对整个拉美地区都很重要,不仅将重振旅游业,也将使商务旅行和官方访问频次变得密切起来。
牛望道透露,近期向使馆咨询和申请办理赴阿签证的中国人持续增加,中国民众越来越喜爱阿根廷。2023年,两国留学生和文化交流工作都有望进一步加强。阿根廷将继续推动和中国建立直航,提升签证发放速度,吸引更多中国游客。
泰国旅游激增人数统计表
今年以来,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泰国每日新增病例超过2万人。谢家楷认为,“其实那个时候政府就应该宵禁,要求民众减少出行,关闭公共场所。但由于法律规定,宵禁需要给人民补贴,所以相关的通知口径变成了‘晚上九点到次日六点不得外出’来代替,一定程度降低了封锁措施的威慑程度。”
在谢家楷看来,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病毒,习惯走一步看一步的泰国官方没有做好准备,出台的防疫措施在落实的时候暴露出了更大的问题。“执行不够强硬,惩罚也不够重。这和泰国的文化有关。这几波疫情之所以会出现反复,变得这么严重,很大原因是泰国人相对随性的性格,并且由于底层人民的居住环境比较集中,在懈怠对待之下,给疫情二次暴发创造了条件。”
对此,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系副主任、亚太研究所所长张旭东认为,在客观上,泰国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不可能过于严苛,“民众对于疫情的长期化特点一时无法适应,对一些防护措施坚持一段时间,由于气候炎热和对病毒的恐惧感消失,为了生存,忽略了遵循严格的保护措施。加之打开国门后,变异病毒更具传染性,因此,使得泰国抗疫出现较多的负面评价。”
“泰国疫情恶化是变异病毒攻势下,泰国_缺乏防疫决心,在“封锁”和“保经济”之间举棋不定的结果。”他认为,泰国政府过于相信此前的成功经验,寄希望于通过简单的防控措施,在不伤害经济的前提下控制疫情,错过了遏制疫情的最佳时机,造成疫情扩散。
岳汉认为,“前期防控成功的本质实际上是_放权地方,依赖地方政府和基层乡村志愿者的大量工作,才得以遏制疫情。本轮疫情当中泰国_建立多个重床叠架的防疫机构,从地方收权,而_本身又不希望伤及经济,因此实际上成为了地方执行防疫措施的阻碍,对疫情起到了反作用。”
不得不承认,在接连来袭的几波疫情面前,泰国旅游业和服务业受到的打击是致命的。谢家楷亦无奈地表示,“外国人来泰国要隔离14天,这样还有谁愿意来玩呢?服务行业被迫停业后,那么多以此为生的泰国人,生活得不到保障,只能发起或参与抗议游行,希望政府多关怀,比如发放补贴之类的。”
张旭东认为,疫情反复折磨曾经的抗疫“优等生”,这和泰国本身的经济特性是分不开的:“泰国经济的两大驱动力是旅游和出口贸易,因此,泰国对外依存度非常高,为了经济的发展,泰国不能采取长期封闭国门的策略,在采取一定措施使得疫情处于可控范围内后,泰国就不得不打开国门。但是由于新冠病毒的不断进化,新变异的病毒在泰国打开国门后,就必然会输入泰国。”
政治危机
更为糟糕的是,由于泰国新冠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巴育政府的民众支持率也一跌再跌,使得泰国政局的稳定性受到深层的冲击。特别是在经历过去年的重大政治危机后,巴育政府如今又面临重重抗议声浪,新的信任危机已然酿就。
不少社会精英人士、知识分子对其抗疫表现提出质疑,甚至和拉玛十世国王关系亲密的育坤亲王,也发声狠批其治理能力低下,称“倘若街头示威游行不触碰王室,我都想加入示威活动,一起把巴育政府赶下台!”以致于在社交媒体上,陆军_、巴育下野的传闻四起。
泰国政坛加速撕裂,极化趋势加深,街头示威游行密集,反过来或将继续导致疫情形势恶化,这已成为泰国政情观察者的普遍共识。相比去年爆发的矛头指向王室的大规模示威游行,今年的反对浪潮声势规模相近,表达诉求的愿望同样强烈。但巴育下台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对于上述针对其和5名内阁成员发起的不信任动议,9月4日,泰国国会通过投票表决,巴育政府以264对208票过关。张旭东分析称,“这说明泰_方势力仍然牢固掌握_,巴育政府短期内不可能被赶下台。但泰国政治主张红、黄衫军尖锐对立的局面已成体制性的顽疾,目前没有出现相互妥协的迹象。”在他看来,随着疫情形势恶化和街头示威活动的加剧,泰国政局还将会有进一步的动荡。
岳汉亦认为,在疫情阴影笼罩下,泰国政治出现严重撕裂是必然的,“反对派、在野党由于无法在议会内对军方形成有效制约,因此会通过更为极端的方式冲击巴育政府。而在执政集团内部,矛盾也日趋尖锐,军人和‘招安政客’之间彼此敌视,却又相互依存,在激烈的利益争夺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满。泰国政局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议会当中,都会呈现持久的动荡,数年之内恐无法看到平息的可能。疫情激化了这种分裂,动荡本身却不会因疫情的缓和而结束。”
往后,在疫情肆虐、主要表现为高失业率的经济重压和政局不稳等多重考验面前,巴育政府还将面对反对力量的强大施压,尤其是在实施封锁措施、积极抗疫和保障民生、开放旅游业之间取得平衡,这对政府的执政水平和政治智慧是大极高的挑战。
“破局关键在于疫苗,唯有形成群体免疫,才有可能在抗疫的同时恢复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南亚问题专家周方冶认为,“巴育政府在宏观上躺平,现在要与病毒共存,就要提升局部执行能力,强化病毒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对此,岳汉则给出了更为悲观的评估:“经过疫情冲击,相信泰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疫情的基本受控,是经济复苏的根本前提。但是以当前泰国政府的政策而论,感觉下一轮疫情还会到来,让经济陷入轮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