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泰国旅游便宜吗
它乱,你不能容它乱。
不达标的,不允许开发为景点。
景点一旦迎客,就肩负着社会责任,就承担着社会形象。
不是外包给张三,一年收租一千万就万事大吉、成功利税、贡献GDP了。
国土之博大,却没有一个让人写意的旅游环境。
除了让我们的旅游经济大量外流,也是让我们得道德感官缕缕受到冲击,令人挺扼腕。
仔细对比就会发现,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真的不多。中国人多当然是主要的,但旅游环境没搞好、体验一塌糊涂是主要的。
如今,我们国家已经实现脱贫,经济增长势头也依然坚挺。
旅游消费支出将会进一步增长,迈出家门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希望他们首选祖国大好河山时,能得到人性化的尊重。
火爆没有关系,预约完了也没有关系,门票贵也没有关系,排长队也没有关系。
但景点要把人当人而不是当韭菜,不是你们没地方去了、就交笔钱在我这里凑活一天,不是来了就赶紧一刀刀砍上去。
好,想说的说完了。
有位朋友提到旅游产品,我觉得说的很对。
其实旅游产品应该是个内容产业:
你是一座山,你就得讲讲你这个山的故事、山的深沉、山的积淀。
然后,把这个故事融合在你的纪念品里面,可能是山里一个土拨鼠的形象。
这样的产品给人新奇和愉悦,而且独此一家,游客愿意买,景点也挣钱。
21世纪了,就得用心讲好故事啊(向老贾和老罗一样,为梦想而窒息)
但我们的景点挣烂钱,挣得也太不上道了。
当游客都是傻子?需要千里迢迢、加价一倍,到景点来买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破塑料刀、塑料枪!?
这是商业模式么?这是神经病啊。
所以,我们的旅游纪念品出不了个性,连带着我们的景点也形不成品牌。
有朋友提到了故宫博物院的纪念品。
是很好,可惜只有故宫博物院才做。
其实中国那么多人文自然不同的景点,完全可以玩出花样来。
还是这句话,涌来的游客让景点烂饭就吃饱了,根本不把游客当成用心对待的人。
而我们的景点管理机制,也默许景点不把人当人。
缺少宏观的引导和严厉的规范。
样板其实都有,关键看学不学,规不规定学吧。
有人对我所说的“物价统一”不能理解。
实际上,我关心的不是物价统不统一的问题,而是背后的宰客问题。
国人真是被宰惯了,才会宰出一个“景点的矿泉水就是应该贵”的斯特哥尔摩症。
很多人都有在景点的砍价经验,还有专门的砍价攻略。
很光荣吗?
我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我是非常厌恶砍价的,我觉得哪里砍价成风,说明那地方毫无诚信可言,特别丢人。
把100块砍成10块,那对原价购买的人来说,简直就是诈骗了。
稍微贵一点点没关系,只要东西正宗、态度诚信。但不能坐地起价、随意定价。
当然,我重点不是想聊砍价。我想说的是,到一个景点购物,如果永远不用担心自己被宰,那种感觉,才是真正的舒适、极度的舒适。
一边旅游,一边防骗是很痛苦的。
而“统一物价”说的就是这个内在逻辑。
景点的矿水,就是2元,不宰人;
不光是矿水,其他消费品也是超市价,也不宰人。
这么做,给游客带来的,绝不是区区几块钱的问题,而是精神上的彻底放松。
这种潜移默化的快感,有的人感受不到,我却极为感动。
游客当然是利润,但景点一定要隐忍,只要稍微吃相不要那么难看,只要稍微用心尊重一点游客就好了。
你看日欧那些景点,不管门票贵不贵,都是一诺千金,物价稳定,没有乱宰人的现象。
可惜人家精得很,看起来,是在一个人身上少赚了不少。
实际上,却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客流。
旅游,真不是一锤子买卖。
西安发泰国旅游便宜吗
论风景,祖国山水甲天下;论人文,祖国历史冠全球。
但成堆成堆的人年年只晓得往国外跑,崇洋媚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旅游体验差太多了。
旅游是一种放松,一种消遣、一种享受,搞得和吃苦夏令营一样,还常常冲击自己的道德底线,何必呢?
有人也会问,我去国外(尤其是东南亚),也没见排队设施啊。
这就是一个关于“别人行,你未必行”的故事了。
没办法,我们国家人太多了。
每年十一、五一、元旦、中秋,国内没有一个地方不是人挤人。这是现实,无可奈何。
东南亚就是人再多,也达不到国内这个程度。(除非偶尔被国人挤爆)
所以,人家不弄排队设施,队也不会排得特别长。
人少、队伍不长,心态就好,心态一好,反而就没人插队了。
而向日本这种人同样很多的地方(实际还是比国内少),其排队设施就会做的相当人性化,使人无法插队,也不需要插队。
因为无法插队,久而久之,就没人插队了。日本国民素质似乎也显得高了。
有人还会说,即使游客用脚投票,国内还是爆满,怎么说呢?
对此,我只能说,国内有钱的、重体验的,已经放弃混乱的国内游了。
而挤爆国内景点的,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后,人民日益增长的底层物质文化需求。
由于需求爆发过快,又处于荒莽状态,你就是给他一个屎一样的旅游环境,在没有其他选择之前,他也只能去。
又比如,疫情当前,国外游受阻,旅游也只能选国内。
西安发泰国旅游便宜吗
售票处做的再大气滂沱、游客中心造得再气势宏伟、景点餐馆设计的再小桥流水。
也难掩厕所的“人格低下”。
真的,我觉得其他东西都可以破一点,请把厕所造多一点、造大一点、弄干净点。
就以上三点做到,我就跪拜了,至于厕所内部设施什么的我也不提要求了。
高速公路休息区的厕所见过没,大的令人发指,人进人出,热闹的堪比菜市场。但不需要排队。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景点的人流真是一点也不亚于高速休息站。
如果景区空间紧张,麻烦那个什么假的“荟萃亭”、“拍照点”就不要建了,还有那么多千篇一律卖垃圾的旅游购物点也麻烦少点吧,多搞点厕所吧。
还有,女厕一定要比男厕大一圈,这都呼吁多少年了。
为了这个事,专家脱裤子、下蹲、穿裤子这都亲身反复论证好几遍了,不用再多说了吧。
景点女厕大排长队几十年了,还真没见几个景点改良的,几乎没有。
这帮景点管委会真心牛逼!
第三,是物价
有一度,我每年去一次日本,对这个国度我是小有研究的。
最令我感动的,是同一品牌的某矿泉水,在富士山“忍野八海”和在东京罗森里是一个价格。
80日元就是80日元。
山上山下、水里天空、闹市荒野,嘿!它就是一个价。
好比农夫山泉,不会从小超市里的2元,变成景点里的5元,饭馆里8元,更不会变成山顶上的10元。
我也知道水运上山是会贵点,你可以适当提高门票售价,用门票补贴水费。
而不是相反、靠压榨水费,来补贴门票。
有人说这不是一回事么,为什么矿泉水价要保持一致呢?
因为这就是理念,这就是信念。
你无论在什么地方买水,都是这个价格,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这就是体验啊~
这就是公平贸易啊。
所以,在日本购物,除去特殊打折和特色店铺,一般不用担心货比三家的问题。
你就是在机场,依然可以放心大胆的扫。
它的价格,和出厂地门市部的价格绝逼是一样的。绝不会因为你要“飞”了,就赶紧最后砍你一刀。
(当然别去中国人开的、专门坑自己人的伪日货店哦)
很多人愤愤不平:国货有什么不好,这么多人还去日韩、去欧洲扫货!?
简直是_贼。
可“_贼”们依然趋之若鹜,(除去一部分确实有软骨病的),很大程度是购物体验的问题。
在景点,还能不被坑物价的体验太奇特了,前所未有、闻所未闻。所以想多尝试一下。
这个问题,有时候怨不得别人,必须自己反省啊。
前面说到门票,还值得提一句。
国外的有些景点门票真的是挺贵的(其实还可以,比国内便宜的也不少)。
但贵有贵的道理,如上所述,门票贵了,就可以用于支撑景点内的设施消费。
门票贵了,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一步一道卡,层层盘剥收费的情况。
有人说门票这么贵都不想去了怎么办?
去不起真的还就是不要去比较好。
500元香港游你敢去吗?
先用500元把你骗过去,最终让你吐5000块出来,这种手法还少吗?
偌大的国家,这么多景点。“只要把你骗过去就是胜利”,站在营商的角度一定会有人这么干。
可咱就是不能让它这么干啊,一个景点,必须达到优良的旅游体验,必须配置规定的设施机制。
香港游,它不能低于5000啊(打个比方)。
当然,在我分析的同时,我们景点早就走在了前面,提前实现了门票与国际接轨、旅游环境依然吃屎的水平。
我不得不服。
有时候,漫步在我们的景点。
看着千篇一律的烤肠、铁板鱿鱼;
看着5块、8块的矿泉水;
看着满眼的玩具刀、充气榔头;
看着土味扇子、木梳、水晶球、手串。。。
看着收费员手握着一叠钞票,吆喝着下一个赶紧上。
看着所有人争先恐后递上钞票,商家热火朝天、不可开交的画面。
我恍惚了。
朋友们,我承认,谈体验?真是扯远了。